高雄科工館免費參觀展覽推薦!以戰爭、沉船與水下文化資產探索為主題的「烽火船說-水下文化資產特展」,結合歷史與科技美學,讓嚴肅歷史的展覽主題也能活潑生動呈現,很適合親子一起同來感受水下考古的氛圍,展區內有防空洞造景、AR探索解謎、多媒體沉浸劇場與實體文物,加上這場多了不少互動遊戲,不僅可以深入認識臺灣海戰歷史,對於出水文物也能更印象深刻,透過展覽更能感受寶貴的水下文化資產保存其價值與意義!
烽火船說-水下文化資產特展將會巡迴展出,而高雄科工館是第一站!後續也會在金門、臺中與澎湖展出,通通採免費開放參觀,讓大家可以對水下文化資產多進一步認識,親自感受這值得保存並記憶的文化。
烽火船說-水下文化資產特展
展出日期:114年7月11日至114年11月30日(免費參觀)
展出地點: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第五特展廳(B1)
主辦單位:文化部文化資產局、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
展覽入口就非常吸引人踏進,設計成時空隧道的意象,結合水波光影帶著我們走進穿越歷史,映入眼簾的主視覺更是看了目不轉睛,因為過去的戰爭導致沉船,透過水下考古也才漸漸讓這些沉在海底的歷史漸漸明朗,不只讓我們見證臺灣歷史變遷與過去的戰爭,這些殘骸文物也成為寶貴的水下文化資產。
水下文化資產特展「烽火船說」總共分為四大主題展區,接下來我就來一一分享給大家,非常推薦大家到高雄科工館看展去,相信親身親眼感受過,肯定更有收穫喔!
第一區「臺灣海洋戰爭史」
再進入台灣海洋戰爭史之前,展區有一系列古今戰船與武器,像是為了讓大家可以更有想像力,戰船的大小以海豚的長度當比例尺,連小朋友都能清楚明白
隨著科技演變,現代戰船與古時候大不同,傳統水師武器與裝備也都大不同,為了讓大家可以更親自感知,展區還特別設計了互動裝備,大家可以從牆面拿出武器拍攝打卡喔(不過要注意拿取,畢竟展場道具脆弱,大家一起維護好喔)
臺灣海戰互動區很值得停留,這裡有七段互動投影影片介紹從明清時期至二戰的臺灣重大海戰,包括金門料羅灣、安平、澎湖、基隆、淡水、臺中與高雄等地的戰役現場重現。
仔細看腳下的地圖,踩踏就能觸發互動影片,非常有意思,其中1894年清日黃海海戰、二次世界大戰、1944年臺灣航空戰都有水下考古到沉船遺跡
重要的戰船軍艦也都有再用燈箱藝術呈現,讓大家對於這些戰船有更進一步認知
更特別的是海戰回望這一區讓人不禁放下腳步停留觀看,把古今重要的海戰場景透過AI科技動了起來,透過望遠鏡孔觀察古代與現代海戰的場景與作戰方式,真的很震撼耶!
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場1945年馬公港附近的1千噸郵輪遭轟炸機攻擊,煙霧迷漫的急迫讓人也感到緊張!!
第一展區所營造的台灣海洋戰爭史,展區的設計與互動讓我們認識臺灣古今周圍海域的戰爭歷史,隨著時間與科技從近身海戰到飛機投放炸彈的空戰,這些戰火讓船隻隨之沉入海底,進而後續能水下考古的原因。
第二區「臺灣沉船故事」
以沉浸式互動劇場,總共有三段影片讓大家一探發現最多水下沉船遺跡的1944年臺灣航空戰!不僅是沉浸式劇場,更結合了「烽火船說之海空對決」遊戲,搭配射擊模擬裝置與投影,彷彿重現1944年臺灣二戰時期航空戰中船艦遭空襲沉沒的歷史情境。
從繁華熱鬧的港口,歷經戰爭的火花,到沉入海底下的船隻遺跡,結合視覺、聽覺等多重感官互動,感知當時戰爭的無常。
沉浸式劇場中也讓大家以影片方式見證臺灣沉船遺跡,整個展間有三面環繞投影螢幕,觀看起來非常震撼如臨其境一樣
第三區「烽火記憶-戰爭沉船文物」
這展區不僅可以認識臺灣海域重要沉船遺址,更學習相關水下考古知識與感受出水文物的背景。
水下文化調查一點也不簡單,像是透過當地耆老口述訪談,得知沉船資訊與判別沉船位置,透過專家分析調查也式水下文化調查的第一步,展間提供了二次大戰期間沉船見證者的口述歷史資料,讓大家也能透過這些文字感受當時情形。
臺灣目前被文化部列冊沉船總共有八處,其中以澎湖地區最為密集
這次總共展出15件戰爭沉船出水遺物真品,有保險絲盒、彈頭、銅質刀柄、艙門鎖、金屬玻璃窗框...,有部分文物是首次公開展示唷!
另外也有用過3D列印文物模型互動裝置,讓大家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近距離觀看與感受
每一件水下文物都有特別的歷史背景,我覺得很特別的是這次結合科技互動裝置,讓大小朋友都能透過觸控螢幕,科技結合歷史文物的呈現,不僅有教育意義,也讓我們可以對出水文物的背景故事有深刻認識
展區中還特別設計了船艙造型的區域,有古帆船與現代戰艦的積木組裝體驗,小朋友對這區都很喜歡呢,也能從遊戲中認識古今戰艦比一比,找出不同設計的地方。
除了臺灣海域,也特別展出二戰期間沉船熱區地圖,並且播放世界各地相關的沉船考古影片,讓大家更有世界觀
水下考古的方法與步驟,一一展現出來,看到這些步驟還真是不簡單,需要的配備也不少,展區結合翻翻卡的設計,讓大小朋友都能深入了解水下考古設備
展場很貼心還設計了讓民眾可以拍照、休息的空間,像是這船頭造型的空間設計,不僅可以讓大家稍微休息一下,也能拍出美美照片唷!
第四區「守護與永續」
水下文化資產都是相當寶貴的,因為有過去才有現在,這區設計了不少互動遊戲「潛水考古大挑戰」與「文物修復師」等,不僅可以推廣守護與永續的觀念,也能讓大家參訪過此展後,對於水下文化資產有更深的連結。
很有教育層面意義的潛水考古大挑戰,原來水下考古所需要的配備以及步驟真的很繁複,透過科技問答遊戲,不僅互動性高,還可以增長知識,太適合親子一起前來挑戰,如果家裡有小學生以上的孩子,更值得前來參觀,讓水下文化考古不只是歷史課本上的文字,能夠親身體驗最棒了
這台是水下考古不能少的水下無人載具,現場可以親眼看到也太值得,據說一台耗資需5-6百萬,不需要下水也能遠端操作的機器,對於探勘任務非常有幫助!
很棒的就是一旁就有模擬機器可以操作體驗,感受一下操作水下無人載具,如果操作上有疑問都會有志工協助引導喔!
另外也能挑戰文物修復師的遊戲,透過拼圖的方式,在有限時間內完成,就能得知自己是新手級或者大師級喔!
對了,別忘了搭配手機AR遊戲挑戰「海底尋蹤:沉沒的碎片」,在看展間也能找尋航海日誌圖片,只要找到完整拼圖,就可換取小禮品唷!
寓教於樂的烽火船說-水下文化資產特展,讓人收穫滿滿,原本我以為這可能不太適合小朋友的展覽,擔心他們覺得無聊,沒想到展間的互動遊戲讓他們玩到欲罷不能,透過遊戲獲得水下文化資產等知識,實在太值得了!
非常推薦大家前來參觀,不僅能獲得不少相關知識,展間還有很多互動遊戲增進親子情誼,更棒的還有結合科技與美學的空間,隨手拍都能拍出美麗照片唷!
烽火船說-水下文化資產特展
展出日期:114年7月11日至114年11月30日(免費參觀)
展出地點: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第五特展廳(B1F)
主辦單位/文化部文化資產局、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
本文為親自試用過後之體驗心得,無廣告意圖(非商業性質)僅供參考、無推銷之意。
產品成分及功效說明引用商品官網(含粉絲團)所載,不等於宣稱具有療效;每個人使用習慣、體質不同,實際效果依個人體驗為主
柯蘿依Chloe_Facebook
柯蘿依Chloe_Instagram